台北眷村改造,精致的令人发指 |
|||||||
閱讀次數: 【 1360 】 | 更新時間: 【 2016-09-06 】 | ||||||
眷村就是这样一片神奇的居所,它是近代中国一百年历史的缩影,也是台湾软实力的发源地。这里汇集了中国近代大量的文人骚客和精英知识分子,走出了如李安、邓丽君等一大批台湾风云人物。
毫不夸张地说,眷村既承载了中国民国40年的心酸苦难,又孕育了台湾现在的文化基础。
这就是为什么眷村改造能够得到如此广泛的社会关注的原因了。
↓ 如果我也一套这样的院子,我也想这样装修 ↓
丨拓展阅读丨 眷村在台湾,通常是指1949年起至1960年代,于国共内战失利的国民政府,为了安排被迫自中国大陆各省迁徙至台湾的国民党军及其眷属所兴建的房舍。六十年后这里已凋零,但它孕育的人才和影响力,意外地成为台湾软实力的亮点。眷村走出了大量名人,成为当今台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广义而言,眷村也包含荣民与眷属自行兴建的大范围违建,例如宝藏岩等的所谓「另类眷村」。 中国大陆各省的中华民国国军及其眷属,因国共内战失利而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徙至台湾后,政府机关为其兴建或者配置的村落。不过,有部份人广义认定眷村也包含荣民与眷属自行兴建的大范围违建。 此外,驻台美军军官、士官及其家属在台的宿舍,亦被称为"眷村"。例如台中市美村路,街名便来自"美军眷村"的简称。
眷村多由该面积大小不一的房舍组成,居住人则为外省籍公务人员、军人及其「眷属」(配偶、子女)所居住,因此通称为「眷村」。若细分约可分为外省籍高级军职官员,职业军人,基层公务员,教师及其眷属。此种依照身份分级的无产权宿舍或房舍,早期用地多为日本政权或日本移民村所遗留,而房舍一部份来自旧有建筑,但是绝大部分为战后所兴建。申请时必须要有主要申请人和主眷(通常是妻子),至少要有一名以上的子女,居住凭证或眷户名册上都会记载夫妻的名字,房舍的分配依眷户人口数、考绩、结婚年限来分配,有甲、乙、丙、丁四型不同大小的眷舍,甲型12.3坪,乙型10坪,丙型8.4坪,丁型7.6坪。并非每个眷村都有这四型的眷舍。 依眷村所在位置附近的军营,其主要的军眷背景也有集中于某一种军种的现象,而这种现象也反映在眷村的命名上,名字中有「陆光」者,多为陆军眷村,例如陆光二村,「宪光」为宪兵,「明驼一村」是联勤单位,而空军的眷村以「大鹏」、「凌云」来命。而「贸商一村」、「贸易一村」等眷村则是因业界捐款而有此命名,由妇联会捐款成立的眷村有「妇联」、「慈仁」等名。 在台湾,因为该无偿居住的眷村房舍独厚外省人,而常有国民党政府一向偏重照顾军眷而忽视社福政策的社会舆论。相同的,对此论调也有不少反对声浪。他们认为,配有眷舍住进眷村的第一代外省人远低于60万大军的六分之一,亦即仅少数外省第一代有眷村居住,可见军眷眷村当时仅独厚少数外省第一代。除此,他们也认为居住眷村者并非享有特权,而眷村更是一个刻苦与奋斗的标志。 因为居住地点与居民因素,眷村发展出台湾社会现象中相当特殊的族群与人文现象,目前有学者将其视为台湾相当重要的次文化。一般而论,早年此种无产权房舍群聚通常所占区域大小不一,其文化氛围自成一格。在“国民党政府”统治初期,语言,习惯,文化鲜少受眷村外环境影响。即使渐趋搬离眷村的眷村第二代,在国家观念,伦理概念,家族意识,中国文化感受,均与眷村外的社会有较大对比。这种气氛使部分迁出者仍怀念眷村生活。 因「外省人」圈居的眷村生活与周遭台湾「本省人」居住环境相当不同,以致眷村居民多安于封闭生活领域,无法融入语言、文化十分不确定性的外遭环境。另外,其无法融入因素,也为眷村第一代居民多已年迈力衰,不愿轻易改变既有生活方式。也因此,有人曾以「竹篱笆」来形容居住于眷村外省人的自我圈禁。例如知名电影:《竹篱笆外的春天》。而包含《竹篱笆外的春天》的编导李佑宁之外,台湾亦有许多居住眷村,将其经验书写成各式作品的眷村作家。如:爱亚、陈铭璠、邵僩、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等。 再者,1950年代因国共内战迁台的眷村人民,一般效忠“中华民国”,反对“建立‘台湾独立’国家”的想法。他们多半认为,台湾是短暂居住地,而仍响应蒋中正 等“反攻大陆”之号召。另一方面,因眷村居民无偿居住眷村的优惠等措施及228事件的发生,让部分台湾人对眷村居民怀有省籍情结,并产生仇视。近年来“反攻”等观念淡化,但“中华民国”认同与台湾新“独立”国家认同仍是眷村新移民与旧有住民关系紧张的主要来源。
|
|||||||
上壹條: SOYO视野:走出2016的魔咒 | |||||||
下壹條: 520真情回馈 感谢有你 | |||||||
推薦閱讀: | |||||||
|